《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課外實踐讀書與研讨活動
我看“中國人百年思想觀念變遷”
——這是一趟精神的旅程。我們一起聞着書香,走進前輩人的心靈世界,聆聽曆史,進行心靈的對話,從曆史視野中探尋中國人思想觀念百年變遷的内在基本脈絡,提升90後大學生人文修養的文化自覺意識,思考和建構個體精神世界基本觀念的曆史坐标和新路徑,在全球化視野中理解、接納并改善我們“共在的人文世界”。
活動簡介:本活動是大一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春季的課外實踐作業。以圍繞課程内容展開的專題,以專題小組讀書研讨形式,要求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結合了解個人家庭史,訪談調查家族三代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我),寫讀書報告和調研報告,在班級和課堂進行群體交流。
活動目的:希望通過名著閱讀、家庭史訪談和讀書交流系列活動,實現對課程的學習從課堂和教材回到大家真實生活世界的目的。既增進同學們相互之間思想上的了解,也激發大家建設性的理性批判思維,拓展精神視野的曆史縱深度,促進個體現代性人格基本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同時,增強對于生活中不同年齡和成長背景人群的理解力,提升和自己、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寬容性,培養對參與構建未來和諧社會的信心和行動力。
部分優秀學生作業選錄:
1. 對傳統文化的思索:一個鄉土中國,一個醬缸中國 食安1001 汪兵兵
2. 科學觀念:讀《時間簡史》有感 植保1001 羅斌
3. 個性觀念:讀《九型人格》有感 植科1001 李潔
4. 公德觀念:讀《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讀後感 食工1002 劉佳浩
5. 職業觀念:讀《找對職業入對行》有感 植保1002 班楚丹丹
6. 三代人愛情婚姻觀讀書調查報告 食安1001 陳亞淑
7. 法律觀念:讀《西窗法雨》有感 植科1001 鄭喜喜
對傳統文化的思索:一個鄉土中國,一個醬缸中國
食安1001 汪兵兵
一年以前,某個夜晚,我曾靜靜站立在,我成長了接近20年的那片土地,然後伸長脖子,極目眺望着遠方,燈火瀾珊的大都市。不能說我對養育我的這片土地沒感情,隻是我受不了這偏遠的貧窮與落後,受不了這中國或農民的俗氣與無知。盡管,我也是農民的子弟後,但我覺得,成年後的我将屬于繁華的城市。
于是,我選擇了遠離山村,來了大城市讀書。
一年過去了,某個夜晚,确切地說是今夜,我又靜靜站在,20年來,一直讓我期盼,讓我眺望的城市,依然伸長脖子,目極目眺望着家鄉,魂牽夢繞的窮鄉僻壤。隻能說,現實在我的夢想寫滿了失望。我難以适應這都市人的孤僻與高傲,難以适應這都市人的勢利與心眼。于是,我想還是回到鄉村去吧!至少鄉村的空氣能讓我精神為之一振,至少在鄉村,我的血液才不會流得如此壓抑。
于是,我選擇了圖書館,去搜尋我想要的答案。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我找到一些劣根性,從最低層的貧下中農到最高層的知識分子,畸形道德,勢利眼主義等等。這一切似乎成為了中國人的标志。這裡應該就有我所渴求的答案吧!
淺讀《醬缸》,犀利的文字,一針見血的批判,讓我從悠悠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驕傲情懷中,帶着思考,帶着回顧走了出來。正如一百多年前,巍巍中華大好河山,地大物博的中國式驕傲情懷走西方帝國列強的炮轟之下,盡失容顔,如果隻是面子失去那也罷了,可是“量中華之物力,結汝國之同歡”一語暴出,即領土主權喪失,也得在華夏女兒面前撐起顔面。清政府的面子觀念,讓中國兒女哭,讓西方強盜笑,這一哭一笑便是一個世紀。一個世紀的壓迫,能留給我們的思考太多,太遠了。
本以為,毀滅性的災難,正好能洗去中國人身上的劣根。然而從一百五十年後的今天來看,其文化糟粕愈積愈累,其道德敗壞愈演愈烈。從“馬加爵事件”到“我爸是李剛”,良知、正義、倫理……到底去了哪裡?難道中國傳統文化真的僅是“醬缸”,難道,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真的是“醬缸”裡的猛料,奇味難聞?
《醬缸》中這樣提到:在洋大人之間,知識就是權力,在我們中國權力就是知識。且不論這句話的錯與對,就現實而言,它确切地道出了中國的現狀。财富就是素質,權力就是法律。也正因此,貪污腐敗風起動湧;拜金主義瘋狂傳播。那麼我們的社會,怎麼會不漆黑一片?我們的國家怎麼會不滿地狼藉?借此,我們是否應該讀出點什麼?不僅該眼睛明亮更得心靈雪白。隻有知其劣根性,方可去其糟粕,讓醬缸飄逸出真正的文化之魅力,人文精神之魅力。
中國,在柏楊筆下,有醬缸一說;中國,在費孝通筆下,有鄉土一說,其實,我能從《醬缸》中讀到一些類似于人文意識,傳統文化的批判精神。但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我總感到就現在的知識,總很吃力的。可聯系到離開鄉村,來到城市的一年時間裡,我還是能摸索到些許能夠解釋的學問。
書中這樣寫道:“鄉村工作的朋友們說鄉下人愚……至多是說鄉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上是不及城市裡人多”是的,一個在鄉村社會裡種田的老農所遇着的隻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其實,在中國,農村與城市是沒有界限的。與其說那些是城市人,倒不如說他們僅是生活條件好一點的農民罷了。而且值得一提的說,或許他們比農民更多一點世俗與可笑。
在中國的傳統與現代社會中,向來崇尚人治,尤以禮治為主,自然血緣關系起很大的作用,地緣也會有所影響。這裡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不論文字下鄉,能否讓中國鄉下人聰明起來,中國人都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内,注入一劑道德的良藥,讓我們的禮治能真正優于法治社會,讓中國人從精神意識,傳統文化上蘇醒過來。
盡管,我們并不願意承認中國人的士氣,我們也不想把“醬缸”的帽子戴在頭上,但事實如此,無論城市或鄉村,都要認真去面對。當城市人不再以驕傲自居,當鄉村人不再常秉俗氣之劍,一起走出先輩們的文化誤區,我們才會介意,生在鄉村或長在城市,不會介意奔于城市或漫步鄉村。都能給我們一樣的感覺,這才是我們所期望的。
面對頭頂這片灰蒙蒙的天空,我曾甚是憂疑慮,不過我從未放棄過希望。摒棄鄉土中國國民的劣根性,攪動醬缸中國的優秀文化,或許這才是柏楊老先生所期望的,才是費孝通所期望的,更是所有華夏兒女所期望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等須将上下而求索!
中國人百年科學觀
植保201001 羅斌
近百年來是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其不僅表現在政局的巨變,更多的是中國人思想的變化、觀念的轉變。
科學的表現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它不僅包括科學技術、人文自然,也包括文化、社會心理等諸方面。在這百年中其實對中國人最根本的變化就是文化差異、文化的交流對人們人生觀、價值觀的沖擊。在中國大門還沒被打開時,中國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和以宗教血緣為紐帶的家住制度,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教化、封建思想的束縛,人們科學觀較落後愚昧。現代社會是商品經濟為主的社會,對各種要求都從客觀理性出發。
在這百年裡西方文化對中國人思想觀念的影響最大。西方文化注重對科學真理的探索,較理性地看待世界,征服世界,追求客觀、真實。最近讀的美國著名旅遊文學家比爾·布萊森著的《萬物簡史》就是最好的解釋。
《萬物簡史》是以一個較為通俗易懂的角度為讀者講述人類在自然科學各領域的探索、突破,主要是西方科學的進展。這本書寫了對人類的起源的探索、地質學的發展、天文學的發展、物理的發展突破等等,較全面的展示了西方科學的發現突破。這裡我們不得不驚歎西方人對客觀真理的孜孜不倦、一絲不苟。他們的這種以追求科學真理的科學觀念促進了西方乃至全世界各領域的飛速發展。他們的客觀意識很強,即使有少數不正确,那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内改正的。
這裡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他們會對自然科學、客觀真理那麼執着、努力,以緻現代的社會成了西方帶領主導世界,這也隻是短短幾百年得事情。而中國一直宣稱有五千年的文化、悠久的曆史,但再看看中國近百年的曆史,我們不得不汗顔。究其原因還是人們科學觀念的差異,傳統的中國文化以感性為主,較“人性化”,很不嚴謹,對事物追求感性的體驗,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某些事的解釋也以主觀臆斷為主,更緻命的是我們太相信權威,相信聖人了,沒有批判精神,再加上封建理念灌輸,所以常常表現的很愚昧無知。
西方的入侵打破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愚昧,開始轉變自己的觀念,開始真正地轉變自己的科學觀,給自己新的定位。最初是一些先覺知識分子開始為中國的科學念奮鬥,各種政治改革及五四運動逐漸矯正中國人的思想,從而讓人們走向科學。
中國人依賴性較強,在封建社會他們依賴官府,近代依賴政府,再近一點依賴個人英雄,現在依賴法律、個人、社會,這個過程逐漸走向明智科學。就對我們家庭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這一轉變,我祖父那一代是出生在五六十年代,他們很相信毛主席的話,很多觀念受個人崇拜及社會風向影響很大,很少有自己的追求、想法,還處于愚昧狀态;我們父母那一代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他們就較大膽了,好多傳統在他們那裡開始變化,對不科學的東西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了,但還是有許多事不能理性認識;我們這一代是90後具有典型的叛逆精神,受的教育也較多較好,更想追求科學的生活,也敢于這樣做。
現在國家也在提倡走科學之路、樹立科學發展觀,這将進一步促進中國人的科學觀的形成加強,同時加強科普知識的宣傳,将進一步增強人們對腐朽思想的辨别和抵制。
對個性的探索:讀《九型人格》有感
植科1001 李潔
在拜讀了海倫·帕爾默的《九型人格》一書後,我對自己以及周圍的親友都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對于“人格”這個詞語來說,潛藏性應該是其最大的特點,它植根于人性最深處,常常讓人感到無法捉摸。但跟随作者的腳步,踏入這本書中,卻可以讓我們觸碰到最真實的“人格”特點,從而發掘最真實的自己。
在我看來,九型人格最卓越之處在于能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最隐秘之處,發現人最真實、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它是關于人性格類型的一門學說,也是一種古老的智能。“九型人格”的英文單詞Enneagram源于希臘文,意思是指一個有九個點或九條線的圖。其中Ennea是“九”的意思,Gram是“圖”的意思。據說,九型人格的發展不是在學院中,而是由一個叫做蘇菲的遊牧民族發展起來的。因為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需要跟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所以需要借助這套學問用不同的方式跟不同的人溝通、相處。正因為這套學問不是從象牙塔中發展出來,而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它有很強的實用性。
所謂“九型人格”是一種帶有心理學色彩,又混合着“相人術”的學說,它向我們許諾,通過它可以了解人的内心——其中也包括你自己的。在研究九型人格的海倫·帕爾默看來,人們性格中有不同的固有特質,是由于人們注意力不同派生出來的。我們關注什麼,就會吸納什麼,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會特别敏感。當我們覺得自身有某個方面的需求時,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朝那個方向發展。由此内心的注意力在無意中把我們與周圍環境和他人聯系在一起。
九型人格系統中的九種性格類型,每種都有特别被突出的注意傾向。1型完美主義者注重評估環境中的是與非;2型給予者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3型實幹者希望自己的工作或表現得到積極正面的關注;4型悲情浪漫者注意力在人或物的有用性和無用性間徘徊,關注虛構事物的優點和現實事物的缺點;5型觀察者希望保留隐私權,對他人的期待很敏感;6型懷疑論者在環境中搜尋隐藏着他人意圖的線索;7型享樂主義者注意力集中在快樂的精神聯系和樂觀的未來計劃上;8型保護者尋找人和與失控有關的暗示;9型調停者企圖決定他人的計劃安排和思想觀點。
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種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但通常我們并不知道别人的看法。我們隻是根據自己的看法來判斷他人的思想。九型人格的教義強調的,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固有觀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它幫助你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當你能夠透過其他各類型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時,你立刻會發現,沒有哪種性格是完美無缺的。不同性格的人因為自身觀念的不同,會有局限性。
我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遇到的許多煩惱,正因為我們對他人的觀點視而不見——我們經常沒有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
而我們的性格讓我們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一切。在我們與真實世界之間,總是夾雜着我們自己的好惡和偏見。被稱為“20世紀的達摩”的葛吉夫認為,妨礙人們認識性格類型的主要障礙,是存在着“緩沖帶”。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性格上的負面特征隐藏在了一個精心構建的内在緩沖系統中,或者稱之為“心理防禦機制”。這種緩沖帶的存在,讓我們無法看到自己性格中的真實力量。因為在緩沖帶的幫助下,我們被帶入了一種催眠狀态,這讓我們的行為變得機械化。盡管緩沖帶能讓人感覺舒适,但是因為它減少了系統的摩擦力,因此我們就無法認識真正的自己。
而《九型人格》則交給我們一條走進真我的路徑,利用它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自己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夠依據這個系統來分析不同性格類型的人。能夠有利于自身的成長和處理人際關系。學會将這個理論當做一個工具來應用,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如果了解他是哪種類型的人,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這将會減少很多誤會的發生。長久堅持下來,就能對不同來性的人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人交往的能力也必然會随之提升。
當我試圖将“‘九型人格’分析”這種方法帶入我的生活中去時,我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同年代的人在個性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
我們的祖輩,他們出生在四十年代,他們應該算是新中國的第一代,苦難過,也幸福過;悲哀過,也光榮過。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建國後出生的最有信念、最有原則的一代人。如今,他們大多已不再有追逐生活的激情,隻想安穩的過着退休後的生活。對物質水平的要求不像年輕人那麼高,或許,抱個孫子、和孫女玩耍,相守一輩子難得的天倫之樂,就是他們現在最大的心願。
我們的父輩,他們出生在六十年代,生于和平年代、成長于複雜的社會轉型時期。經曆了改革開放的思想大解放,他們從純真而混亂的年代走出來,可他們心裡卻又總在欲望的燈紅酒綠中時而失落迷惘,時而蠢蠢欲動。缺失了上一代的犧牲奉獻精神,有沒有80後的敢為敢當,型号,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已成為中堅力量,男人們壯志已酬,女人們巾帼不讓。不可否認,沒有他們的辛苦奮鬥,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環境,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們這一代,出生于80年代的尾巴、90年代的前奏,我個人認為我們中的很多人兼具了80後和90後的特點。對于在各種質疑聲和壓力中成長起來的801後已近而立之年,曾經的不安分、愛折騰已化為踏踏實實地活着。為事業日夜兼程,總想着出人頭地;為愛人身心疲憊,總想着朝夕相處;為兄弟在所不辭,總想着手足情深。執着着、浪漫着、現實着…奔波着,迷茫着,奮鬥着…這就是80後,以及他們的生活。而距離我們更近一步的90後們,則是秉承着“我的青春誰做主”的宗旨,跟着自己心的方向往前走。我們,注定是充滿争議的一代。當60後漸漸老去,80後漸漸成熟時,注定一代人,無法回避的被抛上口水浪峰之巅。90後的我們,個性不羁,我行我素,行為張揚,“傳統”在我們的腦海裡是火星詞彙,“規矩”一次更是不知為何物。這代人的風格大緻分為兩種:大眼睛嘟嘟嘴巴的可愛風格和暗背景頹廢文字的萎靡風格。我們還有個專屬的标志性代号——非主流。
随着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觀念、個性觀念,必然會有差異,在“九型人格”的觀點來看,你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尊重别人,才能更好的處理與人的關系,特别是與上一代人的溝通交流。唯有互相包容、求同存異,才能與家人、朋友相處好。将九型人格的觀念應用于日常生活,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事實上,它真的對我們的成長有着重要的積極作用。
公德觀念:《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讀書筆記
食工1002 劉佳浩
“公共意識是獨立個體所具有的群體意識或整體觀念。公共意識是主體自由意識關系的升華。具有公共意識以為着他并沒有把自己作為一個孤立的個人,而是把自己認同與一個與他人聯系在一起的共同整體。”
這是我在百度查到的公共意識的定義中的一小部分,在看過這些專業的解釋之後,我相信會更有助于理解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吧。
我認為,在當代中國的現實生化中,國民的公共意識已經初步形成,但跟先進的國家相比,仍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日常生活中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壞公共财物,這些現象仍随處可見。但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諸如讓座的閃光點。現在已經不是說大家知不知道要有公共意識,而是願不願意去付諸行動罷了。
總是有人跳出來痛罵中國國民素質是如何如何的差,現在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光是痛罵和批判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即使你今天一篇狗血淋漓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明天一覺醒來也就又全部忘記了。當然也會有專家學者對這方面進行深度的研究和解析,希望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
在《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一書中,陳弱水先生将社會曆史和思想史的研究結合在一起,較好的探索了中國傳統社會中真正發揮過作用的“公”“義”思想和觀念。通過對傳統社會所遺留的文字中整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他認為現在中國人缺乏公共意識是傳統文化和曆史所導緻的。
封建社會時期的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抱持疏離,疑懼的态度。世道險惡是人們對社會的一個基本想法。當時的群衆,一直飽受官僚階級的壓迫,生活中必須處處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巨大的災難。不難想象,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若不是聖賢,還怎麼可能會為他人着想,公共意識的萌芽又怎麼會出現呢!
近代中國更是一個在風雨中動蕩的時代。廣大人民群衆還沒從帝王的統治中解放,列強的侵略有接踵而來。人民颠沛流離,不得溫飽。在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人開始發揮自己的本能,開始盡自己所能去獲得一切可以獲得的東西。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也就在這樣求生的溫床中發展起來。
即使在解放以後,貧窮的中國人依然一無所有,人民公社大鍋飯什麼的,東西都不是真真屬于人們的,那都是公家的,所以不用白不用,不拿白不拿,沒必要愛惜,更沒必要去尊重。而另一種思想是,“公家的”就是“領導的”,這又使得任命對公共财物有一種敵意的情緒,不破壞白不破壞!發洩一下也好。這種病态的社會心理延續至今,便體現為一種人們在生活中沒有主角觀念和主人翁意識的體現。
結合我個人的情況來說吧,小時候我爸爸每次出差都會把賓館裡所有的一次性物品一并帶回,因為基本用不上它們,以至于十年以後的今天它們依然躺在我家裡的某個角落。而卧從小學開始用的所有草稿紙都是我爸拿回來的A4打印紙,家裡也總是會有用不完的創可貼,碘酒酒精和紗布一那是我媽帶回來的。雖然這是不折不扣的不拿白不拿,帶它的确為我家帶來不小的方便。也許就是這樣,即使大家知道,也不想有所改變吧。
中國人缺乏公共意識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在公共場所的言談舉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報道說公交車上年輕男女熱吻脫衣的,去圖書館也能輕易發現穿拖鞋的,自習室裡永遠不會缺乏大聲打電話的……在碰到以上情況時,很少有人會出面指正他們的錯誤,大家鑒于别去湊熱鬧少惹麻煩的思想,隻會扭過頭去問候一下人家老母,然後開始忍耐。
我暑假去杭州圖書館自習,總是能看見大廳裡躺在松軟沙發上的民工一一旁邊放着他的拖鞋,好不自在。我們不能因為人家素質低就禁止人家進入圖書館,畢竟杭州還是個大城市,幹事要和國際接軌啊。不然哪天跳出個某某攝影家來一張民工和圖書館的照片旁邊配旬什麼“我們建造了輝煌,卻隻能遙望。”那不是又讓人煩死了。
在先進的國家,圖書館的完善設施與免費開放和公民優秀的公共意識是相輔相成的。而随着國内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雖然能夠模仿西方的制度,将圖書館免費對全民開放,但也隻是單方面的達到了物質的程度,而在精神上遠遠不及。自然,意識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不能怪民工,隻能說他們的公共意識還沒有達到那個标準。
我個人認為公共意識是沒有定型這一說的,舉我奶奶的例子說吧,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每逢暑假她都會帶我去銀行蹭空調。杭州出了老年卡免費公交車後又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坐車到十公裡外的郊區去買菜。拜此所賜,我奶奶身體好的很,果然生命在于運動啊!現在當我放假在家,即使開24小時的空調我奶奶也不會說什麼了,有時我不想開空調還會問我要不要開……不得不說這是精神文明發展的一個小小的側面吧。
所以也不能說成年人的公共意識是無法改變的,但主要還是培養具有公共意識的下一代,這需要家庭社會和教育體制的共同努力吧。當公共意識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我想我們所尋求的目标就會達到了吧。
職業觀念:讀《找對職業入對行》有感
植保1002 楚丹丹
我是一名大一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很迷茫。大學畢業之後,我們面臨的就是就業問題,而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什麼呢?是為我們的未來做準備。可是我不知道從何做,該怎樣做。我們的嘴邊總挂着這麼一句話:我好迷茫。思修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即《找對行業入對行》。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感觸很深,希望能與大家分享這本書。
作者楊一平老師長期從事大學生職業輔導工作,積累了上千個案例的經驗,深入職業一線,帶領工作團隊走訪了各行各業共60位職業人士,通過了解在崗人員的親身經曆和感受,在書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本書選擇經典案例,運用霍蘭德職業類型理論,依次從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管理型、常規型進行介紹,描述了6種職業類型人員對自己工作的看法以及他們的工作經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職業世界框架,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自己職業傾向的視角。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從書中真實的例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也會迷茫,也會一次次失敗,但他們懂得學習、思考與堅持,懂得去尋找适合自己的職業。前人的成功與失敗是我們成長的财富。這本書,對認識自己,對了解周圍環境,對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過去,比如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一代人。對他們來說,職業這個觀念還很模糊,沒有實質的意義和科學的細分。人們一般是在固定的社會組織中工作,然後獲得薪水。有些人則選擇繼承祖業,比如說中醫、手工藝、陶藝等等。有些人則選擇從事學徒,學一些小技術,比如說工匠、木匠等等。有些人則希望能夠進工廠工作。人們對工地做的選擇受到很大的限制,知識分子的價值在社會中很難顯現。然後說起我們父母那一代人,企業或單位開始把學曆、戶口放在首要地位。知識分子開始受到企業和社會的重視。同時工業開始發展,人們的就業壓力不是很大。比如說“大學生畢業包分配”、“職工調轉工作”、“調配崗位”、“安置就業”等等。人事工作中“就業一趟車,調資一個令,調轉一張信,退休一刀切”是人事工作的基本模式。企業比較注重文憑。工作一般由組織分配,個人意願必須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而我們這一代,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職業。企業把“幹過什麼,幹成功過什麼”放在了選用人的重要地位。社會對職業能力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學曆已成為一個基本要求。企業把能力、潛力、創造力、學習力、溝通力作為選用人的五大标準。我們對職業的選擇空間更大,自由度更強,但是就業要求給我們的壓力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要慎重選擇适合自己的職業,能都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特長的職業。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我們的優勢。
面對社會就業的壓力,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為我們的未來做準備了。我們應該發現自己的興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根據我們的特長和興趣選擇與之有關的職業,并為此職業方向努力、做準備。首先呢,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發現自己的特長(可通過一些科學的測試來完成)。然後,我們需要了解職業市場,明白各行各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尋找自己的職業方向。其次呢,我們在大學期間要學會鍛煉自己,比如說學生幹部、兼職、社會培訓、業餘生活等等。在大學期間,我們不僅要搞好學習,更要培養我們的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和求職經驗,為未來做準備。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對我們而言就顯得很重要了。因此,我們要盡早确定我們的職業研究方向,比如這本書中講的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你、社會型、管理型、常規型,甚至可以大概劃定所選類型的某個行業,盡早确定我們的目标,制定相宜的職業生涯規劃。時間等不起我們,晚一點思考,意味着将來更大的挑戰。盡管我們現在很迷茫,我們更要去探索,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在探索中,我們不斷成長,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培養能力,這便是我們最大的收獲。雖然我們面臨的競争壓力很大,但我們的職業選擇更為廣泛、更自由。因此,隻要我們有實力,我們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職業。
這本書介紹了不同職業的相關信息,提出了對希望進入某職位的求職者的建議,特别是介紹了不同職業的點評,讓我們對職業間的差異有更清楚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從理論上介紹求職要素,并結合實踐為我們講解,是我們更加了解職業世界。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我的大學生涯規劃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我們而言,找一份工作并不難,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卻很難,而找一個自己喜歡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我們的理想目标。不管薪水、待遇、地位,适合我們的職業才是最好的選擇。而大學是我們迎接社會的準備時期。學習是基礎,鍛煉自己的能力是主要。制定一個生涯規劃是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要為此而努力奮鬥,加油!!我們要挖掘自己的潛能,制定自己目标,打好基礎。
如果你的大一是渾渾噩噩的,沒關系,時間還來得及。隻要你現在覺醒,就還有希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加奮鬥。大學是我們進入社會的訓練場,我們要赢在起跑線上!
愛情婚姻觀念:三代人愛情婚姻觀讀書調查報告
食安1001 陳亞淑
祖輩
在時代的背景下,愛情對他們來講是一件奢侈品。就對于我爺爺和奶奶來講,他們是在介紹人的牽線下,了解雙方的家庭狀況後,在小麥地的兩頭,互相瞄了對方一眼,就訂婚了。他們結婚之前根本就不算認識,隻是在介紹人和父母的撮合下,就結婚了。我問爺爺,你們那時候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合适就離婚,再娶,爺爺很可愛的說,沒有啊,我們那時候很少有人有那種想法,和你們現在不一樣。爺爺比奶奶大了8歲(據爺爺講,他們這種的年齡差距很正常,有些甚至男方比女方大12歲),奶奶基本是在爺爺的照顧下,成長為成人,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他們的生活也有很多的磨擦,可能還是年齡的差距,在我的觀察裡,爺爺總是想到一個哥哥甚至是父親的作用,對我奶奶的約束和照顧是各占一半的。我小的時候,和奶奶關系比較近,可能也是爺做過軍人的關系,他的性格被壓抑的很,總是很嚴肅,在小孩的我的眼裡,是很可怕的人,每次我做錯事,總是躲在奶奶背後,我奶奶替我扛着,爺爺不允許我和奶奶養小貓,可是我們照樣養,也就不可避免的在小貓走丢之後一起傷心。而現在,爺爺80歲了,奶奶72歲,他們相伴走過了有60年之久,期間經過各種困難,不管是文革時接受批鬥,或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四處奔走逃荒,還是現在享受新時代的老年幸福天倫之樂,他們還是在一起。爺爺一直都是很短的頭發,有時候會幹脆理成光頭,而他現在最享受的也是在春風裡和陽下,奶奶在自家小院裡給他洗頭發,在我看來就是用毛巾擦頭皮,可他們樂在此處。
我想,年少是經曆的苦難和争吵,都是為了這一刻,等他們頭發發白,一起曬太陽時,有太多一起的話題。誰能說,這不是愛情。
父輩
看虹影的《饑餓的女兒》,我感觸頗深。我爸爸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之間,他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我”處在曆史的同一時期,我的爸爸沒有和小說中的“我”的那種遭遇,他生長在鄉村,生活條件确實很差,但是也沒有四川那個小鎮上那麼恐怖,沒有排隊上公共廁所,沒有陰郁寂寞到和自己的老師亂來,也沒有遭遇逮捕破壞分子和槍殺的事件。這一切的不同,我個人認為,都源于我的父親的生長環境。他過的很窮,但是卻沒怎麼受到精神上的刺激,當然,因為成分的問題挨過同鄉人的白眼,也或多或少遭受過侮辱,可他在愛情觀方面始終沒有受到太多消極的沖擊,這可能也是環境的功勞。我的爺爺、奶奶、包括閉塞的鄉村裡還算淳樸的民風,對此都有很大的影響。
爸爸是80年代師範畢業的老師,我曾翻看過他的同學錄,身為班長的爸爸,獲得了班裡那些漂亮的女同學的一直好評,他們那個時候就很流行在同學錄裡貼照片了,不過他們是一寸黑白證件照,我們現在是大頭貼。據我老媽講,我爸對愛情的憧憬還是有的。他最開始的時候喜歡他們學校的某個女老師,後來在介紹人的作用下,他和我老媽認識了,可是他們彼此不感冒。後來經過有限次的接觸,加之雙方父母的極力撮合,倒也勉強接受了對方。他們在婚前的有限次接觸嘛,倒也給他們以後的婚姻生活奠定了一個基礎。
當然,我也問過他們關于那一代人離婚率是暴漲的問題,我老媽是那種“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的态度,而老爸也講:“這也是一個社會準則,男人不能随便離婚”。他們在結婚初期有過很多争吵,甚至在我年幼的記憶裡,他們都是小吵不斷。不過現在,他們結婚18年後的今天,他們早就把彼此的棱角磨合,他們甚少再有不同的意見,他們之間的那種默契和和諧,總是讓我感歎時光的美妙。
我們這一代
我不能代表我們這一代,但是也還是想通過我個人抒發一下我們的戀愛婚姻觀。相對來講,我們現在的戀愛很少有以結婚為前提的,我們享受愛情,珍視彼此,但有很容易在現實面前,舍棄愛情。“我們沒有進入同一所大學,我們畢業了,沒在一起工作了,我們沒可能了,所以,我們分手吧”當然遠距離的戀愛也有,可成功的還是很少。
對于婚姻的态度,我們還是很慎重,當然也會很現實,裸婚的畢竟還是少數,一旦我們決定要相守一輩子,我們會努力工作賺錢,攢夠結婚的資本,之後再一起努力奮鬥,攢夠養孩子的資本。這可能就是我們關于婚姻愛情的理想狀态。
法律觀念:讀《西窗法雨》有感
植科1001 鄭喜喜
法律,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呢?法律意味着絕對公平嗎?面對着不公平的法律我們該怎麼辦呢?種種問題我以前都未深究過。這次算趁着這次作業多一點了解。
在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教育要遵紀守法,但随着年齡一點點長大,我們對法律似乎有一點複雜的感覺,一方面我們敬畏法律,另一方面我們對法律給予我們的權利沒有深刻的認識,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這是我的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不侵犯他人的權利。
而我們父母那代,相比就要保守些,他們認為做人就該規規矩矩,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說的話不說。平時生活中很少刻意去研讀法律,一切行為的标準都好像約定俗成的。
爺爺奶奶他們那輩人則認為法律更大程度上基于道德觀念,隻要不偷不搶不幹壞事,自己和法律這東西就永遠不沾邊。但他們過多的看到法律要求他們做的,而忽視了法律給予他們的。
由此不難看出,我們的爺爺輩和父輩更傾向于法律告訴我們什麼不該做,沒有深度去挖掘法律能讓我們做什麼。比起來,我們這代人在這方面的意識就要強許多,但可惜的事我們雖然有這方面的意識,但卻沒有理智的運用,而是停留在意識階段,或者就是将自己的自由建立在侵害他人利益之上。
《西窗法雨》為我們推開一扇“西窗”,領略一下“法雨”,為我們如今并不完全正确的法律觀念注入一些新鮮的活力。讀, , , 了這本書,對我們更多的啟發,引導我們去思考,而不是硬塞給我們一些法律道理。
“蘇格拉底的慎重”,是西窗法雨的第一場法雨,蘇格拉底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他對法律的神聖性、至上性和權威性的認可。我不禁自問,如果是我自己我該怎麼選擇,明知道法律的不公正,明明可以逃離,我難道還要去遵守這樣的不公正法律嗎?我滿腹疑惑,這種做法到底是迂腐還是捍衛法律的尊嚴?但法律的公正與否的衡量标準是什麼,同一部法律,可能有人認為它很公正,也有人認為它一點也不公平,孰是孰非當然要有待時間去檢驗,而法律的作用就是約束力,如果因為法律的不公就不去遵守那麼法律的約束力就體現不出來了,公平性就永遠不能真正做到,慎重對待法律,哪怕是認為不公正的法律。而這種慎重又依賴于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信仰,法律必須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尊重和遵守。民衆是法制的主體和真正的動力,要想實現依法治國,就必須培養這種法律信仰。
與蘇格拉底不同的是安提戈涅,她挑戰了當時君主頒發的法律命令,不顧國王頒發的法令依然要為亡兄舉行葬禮。她的理由是:“我更應該服從高于國家法律的宗教法律。”她的結局是悲壯的,但她卻選擇了自認為更好的法律秩序。這篇的題目是法上“法”,第一個法指的是世俗法律,第二個“法”是宗教法律。之所以選擇服從後一個“法”,是因為世俗的法律有缺陷,這是不可否認的亦是無法逃避的,畢竟法律是人制定的,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法律的缺陷還在于,遇到特殊情況時無法随機調整。
其實蘇格拉底與安提戈涅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相似之處在于他們都用生命捍衛了自己心中的正義,而不同在于蘇格拉底堅守了世俗的法律,而安提戈涅則選擇了自己心中的正義。法律會有漏洞是不可争辯的事實,當法律的不公正降臨在你身上,你會選擇遵守還是選擇自認為好的法律呢?法律是人制定的,隻有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制定更多的法律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法制社會的需要,才是人們真正選擇遵守法律的根源。法律的優點在于它具有穩定性和明确性。但它正因為有明确性不能模棱兩可,所以遇到未曾遇見的情形便難以抉擇。法律條文寫在紙上不能随便改動,然而人的智慧可以随機應變靈活處理的。法律條文如果按照字面意義來執行判決,那麼書面文字的缺陷就會暴露無疑。在這個時候,人的思考能力會被束縛在條文之下,公正的判決往往成為條文的奴隸。所以,在法治社會當中,法官應該博學和有正義的良知,并且不斷完善法律。
《西窗法雨》中有一篇随筆題為《死刑的存廢》,說的正是社會上激烈讨論的問題。對于死刑的存廢問題,我以前一直是牆頭草,覺得兩方都有道理,但現在再仔細想想又有點偏移。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認為這是惡有惡報,認為這很公平。說到底,這隻是以血還血的等還報複觀念。換種說法,既然他們認為殺人者是可惡的,那麼殺死殺人者的人又将如何定位?人的生命是神聖的,不應該被剝奪,無論是以怎樣的名義。
死刑隻是衆多刑法中的一種,而刑法的本質是要引起罪犯内心的忏悔,使之回歸社會,重新做人。剝奪罪犯性命的死刑顯然違反了刑法的本質。人死了又如何重新做人?如果說傷害别人的生命是非法的,那麼代表國家代表法律剝奪人命便是合法的嗎?
《西窗法雨》中每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我隻是列舉其中幾個事例。每個故事都很簡短,但卻是法學與文學的完美結合,深入淺出,是大衆讀本,它讓我們對平時習以為常的觀念去重新思考,比較中西法律的區别,升華了我們的觀念。如果以後有時間,再仔細去品讀,應該會有更深的思考。
教師所感 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思政課部 張利華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建黨九十年的日子。舉國上下有很多紀念性的活動。
如果說以前讀書年代,對辛亥革命隻是一個遙遠曆史政治事件的了解,那麼,現在我有了一點對于社會和人性的了解,才理解到:皇帝在100年前被推翻了,但是,在很多人内心的那個“皇帝”,卻還是沒有被推翻的。在人性深處,有的人希望自己擁有當“皇帝”的淩駕于他人之上的威嚴感和優越感,或者保留着做慣了“臣民”的那份慣性的被奴役感和順從感。人們相互之間,還普遍缺乏那種發自内心的自我獨立存在的尊嚴感和價值感,以及相互之間的尊重感和平等感。這需要一個幾代人的内在精神生命進行自我反思和自覺更新的過程。
家庭史,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身邊可以觸摸的真實曆史。某種意義上,對家庭史的回顧和梳理,也是對這百年曆史變遷的濃縮性理解。帶着這樣的認識,我讓自己回到對家庭史的回溯性思緒中:母親出生于1944年,父親出生于1945年,他們都出生于普通百姓人家,在偏僻的農村長大,缺乏充分的那些新思想和新觀念的啟蒙。後來父親因為參軍和到工廠工作,由農民身份轉變為工人身份,在思想觀念上要解放一些,但仍然受着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局限性。所以,他們在對我思想的早期啟蒙上,也是缺乏充足的精神營養。我出生于1974年,在封閉的農村随母親長大到8歲,再随父親來到城市求學,開始一段由讀書考上大學,才改變自己作為城市邊緣人的命運,獲得自己作為城市人身份——“戶口”的漫長奮鬥生活。我的很多的新觀念,是在後來的受教育過程中,才慢慢的理解和獲悉的,也慢慢理解到教育的意義,對于人的熏陶作用。兒子出生于2003年,他所處的年代,屬于一個新的世紀,以及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他開始上幼兒園,上各種興趣班。在我們的家族史中,才算是第一代去感受并享有自我和個性受到尊重和良好發展條件的幼年成長環境。在面對他的時候,我才更加真切的理解到這些生命内在精神世界在代際間接力重建的意義,理解個體生命和時代的聯系,理解那種生命的内在進化和曆史文明變遷的意義,理解那種生活值得去追求的幸福的方向是什麼!
原來,這100年的意義,是在代際之間的傳承和改變過程中體現的!是在家族史裡代際互動過程中個體的生命體驗裡呈現出來的!也是值得以某種重要的方式去紀念的!于是,有了這樣一個讀書調研活動的原初設想。期待,每一個年輕的生命,在這樣一種浸入家庭血脈的沉思中,獲得甯靜的遠思,獲得心靈的沉澱,獲得生命方向的啟迪!
當最後看到學生的作業,我很欣喜!雖然才大一學生,但他們的思考不乏深刻。雖然某些理性思考啟蒙剛開始,但不乏直覺的敏銳。那是新生命的萌芽,新思想的芬芳!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在這片校園,他們還會享受更多濃墨書香和學者思想的滋養,孕育出屬于這代人愈漸健全的人格品質和美麗豐富的精神家園!他們能夠漸漸突破眼前的經驗和視野,不光看到眼前,還看到遙遠的過去,也能夠預見到一個遙遠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面對我們社會中較多的缺失、不足和不成熟,他們漸漸能夠培養出年輕人所最需要的冷靜、理性和耐性,将這些日漸儲積的社會理解力,變為有力量的社會行動力,慢慢去成為社會積極建設力量中的一分子!——而這,正是當下我們的祖國很需要的!
相信他們!相信未來!更相信我們每個人自己!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