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成)4月30日上午,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法學院與商學院合聘教授馮震宇做客我校“獅子山法學講壇”,作了題為“農業技術與知識産權(IP)——如何運用知識産權掌握農業未來”的學術報告,法學專業及其他專業的學生、法學系部分教師、學校知識産權管理人員等在線聆聽了此次報告。報告會由法學系萬志前老師主持。
基于我校是農業高校,馮震宇教授特将農業技術與知識産權相結合,探讨如何運用知識産權掌握農業未來。馮震宇認為,農業科技成果容易被模仿抄襲,且投資大、風險高,唯有依賴知識産權的保護才能保障研發者的利益。随着農業科技的發展,單一的知識産權保護已不足以滿足現實需要,未來的農業技術保護勢必要采用多種知識産權保護、周延的知識産權布局,并配合适當的知識産權管理與策略運用的多學科多領域的融合模式。
馮震宇教授認為知識産權發展運用可分為三個環節,即科技研發、創新和文學藝術創作—知識産權的取得—知識産權的商業化。相關數據表明當下多數科學研究重視知識産權的取得,但缺乏對知識産權商業化的關注。馮震宇教授結合自身多年科研及實踐經驗,提出應改變現有知識産權發展應用的邏輯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從知識産權的商業化出發,根據市場需求去确定研究方向,在取得知識産權後投入市場,此種發展路徑将會極大提高科技研發成果商業化利用的概率。
馮震宇教授通過對不同時代市場結構的分析,提出市場已經由傳統物财價值鍊向現代知識産權價值鍊轉變。在傳統物财價值鍊中,知識産權僅僅被當作靜态的權利,功能限于防止他人仿制;而現代知識産權價值鍊體系下,知識産權已經成為創造價值的核心,即知識産權決定市場和分配價值。馮教授強調,商業界所看重的智慧資本、智慧資産和知識産權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其本質就像是一個重疊的同心圓,共同的核心就是知識産權。知識産權的取得、保護、管理和利用是掌握知識産權的四部曲。
馮震宇教授以實踐案例對知識産權的運用策略進行深入探讨,提出包括以地理标志核心進行全球化布局,通過對專利權、商标權及著作權等不同知識産權的策略化運用延長産品對市場的獨占期間,通過有效的知識産權開發管理策略提高農産品的延伸性和商業價值,并認為應當通過對農業技術的跨領域整合,形成完整的長效的産業鍊發展。其後,馮震宇教授以印度Turmeric姜黃案、Basmati Rice案等生物海盜現象說明不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對産業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後,馮震宇以南非Hoodia案例及埃塞俄比亞的政府商标策略說明了知識産權必須整體布局與策略考量,才能達成有效利用的目的。
馮震宇教授提出知識産權不能僅靠大量申請,要掌握農業的未來必須要靠知識産權管理與策略的運用,并從市場端來着手,通過市場拉動策略進行研發創新,再将研發創新轉化為知識産權才能獲緻最終的成功。農業領域若能善用知識産權,并導入知識産權管理與策略思維,将會更具創新性。
馮震宇教授同與會師生就農業遺傳資源保護、轉基因标識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
審核人:萬志前